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曼谷10月14日反政府示威現場,也有親王室的黃衫人士出席。
反之,就是「壞書」了。當然,只要趣味而排擠知性,也是愚蠢的。
近代首先出現了小說(the novel),然後又有電影、漫畫和動漫,在這裡可以歸為廣義的「小說」(fiction)。小說(fiction)這個有意無意,虛實相即的東西,實在有太多可以做的事情。無意的虛構其實也同樣古老,指的是各種各樣的集體故事,由傳說到神話,到宗教,到民族、國家、經濟、法制等等,本來都是虛無縹緲,沒有實體存在的東西。如果「社會現實」其實是無意的虛構的產物,小說便是以虛構回應虛構了。有後者沒有前者的,是「好的壞小說」。
我們就是活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一本書怎麼能又爛又棒呢?雖然他說得有點語焉不詳,但大概可以猜到他的意思。就業市場實際上並沒有崩潰,因為放無薪假仍然是無薪假而並非裁員,肺炎疫情爆發時政府所擔心的「從無薪假惡化至裁員」的危機並未發生。
然而,年輕失業者也需要工作機會,如何兩全其美著實考驗執政團隊智慧。」心理層面再加上經濟層面的影響,很容易使年輕人變得更加絕望,加劇社會的不平等感,芬蘭是否因此誕生「失落的年輕世代」?我認為是一個值得探討關心的議題。據芬蘭就業暨經濟部稱,目前被迫離開工作的人數從為數最多時期的17萬人,下降至如今的9萬人。此外,美國局勢的惡化可能導致國際需求凍結,連帶打擊行業需求與芬蘭的就業機會。
目前看來新冠疫情危機仍未解除,各國仍在為「第二波」疫情做準備。然而,政府這項提議卻引起左右派政權以及民眾廣泛討論與糾紛。
「擁抱樹木,能啟動身體所有的感官,體驗到永恆的生命鏈的一部分,增進對於人的支持感,並且有助於提高自我意識。春季為期兩個半月的社交隔離期,把芬蘭人民給悶壞了,因此整個暑假期間人民防疫心態大鬆懈,芬蘭人在國內四處旅行,許多人舉辦慶祝聚會也擁抱大自然,雖然感染人數因此增加,但無疑是芬蘭人身心靈解放與修復的必要之惡。Photo Credit: 英語島 從抗拒到接受,人民開始依賴科技防疫 而芬蘭政府的防疫政策也有所轉變,鼓勵民眾在公共場合、密閉空間多使用口罩防疫,讓戴口罩的民眾增加許多,此外總理馬林亦施行提供免費口罩給窮人使用的政策,除了保障人民平等外,同時也希望減少防疫漏洞。例如,如果一名1960年出生的勞工,在500天失業救濟期結束之前的2021年年滿61歲,則有權再享有額外天數的失業救濟津貼。
在該應用程序中,民眾隱私受到嚴格保護。若發現自己感染病毒,則可以匿名舉報。在過去的20年中,至少工作了五年。「為什麼在芬蘭,年過50歲之後喪失工作機會的比例比瑞典來得高? 」,這之中潛藏不少雇主對於年長工作者的歧視問題。
退休金管道(Eläkeputki)相關參加資格 Photo Credit: 英語島 失業勞工的出生年份,目前法規如下: 1950年以前出生,不在此限,可直接享有參與退休金管道的權利。1955-1956年出生,則須滿60歲。
1957年出生及以後出生,在領滿失業救濟基本津貼500天前,須滿61歲。1950-1954年出生,在領滿失業救濟基本津貼500天前,須滿59歲。
其實這些監測互助概念早在疫情爆發期間就提出,但在當時卻遭民眾質疑並撻伐認為侵犯個人隱私,時空轉換至今卻成了芬蘭民眾的防疫利器。Photo Credit: 英語島 芬蘭無力、絕望的年輕世代 對許多青少年來說,獲得暑期短期工作可能是過渡至未來職業生涯必不可缺少的一環,但由於covid-19疫情肆虐,許多工作機會被取消,青少年面臨比以往更嚴峻的就業市場。根據調查顯示,在瑞典55-64歲的人中有78%從事工作。截至目前為止,受害者一直是以女性就業為主的服務業,而下一波可能打擊來自男性就業主導的行業,預期將會在秋天產生影響。疫情肆虐,重擊芬蘭就業機會 在新冠肺炎危機中,芬蘭被迫放無薪假的人數遠比2008-2009年發生的嚴重金融風暴高出許多倍,但就業市場好轉的也十分快速,失業人數從最黑暗艱難的時刻迅速下降至幾乎只剩一半。當你在大自然裡待上兩個小時,身體的防禦機制便能自動恢復。
新冠肺炎期間無法與他人擁抱的缺憾,都在走進森林湖泊,擁抱樹木後得到療癒。就業暨經濟部也估計,失業人數充其量比疫情前增加10,000人。
根據東芬蘭大學講師研究員Sanna Aaltonen在今年六月疫情間所進行的研究調查顯示,與去年同期的就業市場相比,竟多出55,000名年輕人面臨失業的窘境。文:陳煥雅 失業金給還是不給,芬蘭政府兩難 芬蘭總理桑娜・馬林(Sd.社會民主黨)所領導的行政團隊正面臨緊要關頭,政府該如何制定提振芬蘭經濟以及改善失業的廣泛方針,日前財務部建議取消「退休金管道」(Eläkeputki),這也是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能改善就業和公共財政的關鍵方案。
目前芬蘭各地商家進貨與供貨情形比以往緩慢,有的甚至有長期缺貨的現象。「抱樹」與「睡戶外」的民眾,比往年還多。
許多青少年背負沉重學貸,再加上無預警的失業,政府補助措施未能及時跟上,讓他們感受到因為貧窮而被社會排斥在外的無力感。不能擁抱朋友,那就擁抱大自然吧。」這早已不是秘密,許多愛好大自然的芬蘭人都知道,在大自然待上10分鐘就可以降低你的血壓,20分鐘後心情會好轉,60分鐘後注意力就會增加大家在拍攝時千萬要多注意一些細節,先詢問他人同意再進行拍攝,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新聞上常會看到一些不肖人士進行偷拍的事件,除了上禮拜有工程師被乘客抓到偷拍女子的裙底,還有上個月有知名民宿業者裝設秘錄器來偷拍外拍女子換衣服的新聞,這類的事情層出不窮,而前幾天又爆出了一個偷拍事件,不過與前面說的偷拍事件型態不太一樣。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那求償的依據又規定在《民法》的哪裡呢? 《民法》第195條有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假如像是今天這個YouTuber未經他人同意就拍攝他人的行為,可能就會是一種違反他人是否有就自己肖像公開或製作的行為,再加上肖像權是屬於《民法》中人格權的一種,因此,當有人的肖像權受到侵害時,其實就能依《民法》之規定來向對方進行求償。不過,肖像權其實仍是有法律保障的,肖像權在《民法》上是屬於人格權的一種,而肖像也是《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條第1款所指的個人資料,因此可以看出其實肖像權是每個人很重要的一種權利。
事件的發生是因為一名YouTuber為了製作自己頻道的網路影片,得知當地有大樓是應召站的基地,因此選擇與當地的應召站進行連絡,假裝是上門的顧客,談好時間地點後,便帶著裝有秘錄器的眼鏡進入目的地大樓內,想要藉由偷拍應召站的內幕及內部情形來當作自己頻道影片的新內容,結果卻被當場發現,引發糾紛。延伸閱讀 我販賣自己繪製的Q版明星商品,會侵犯肖像權嗎? Lebron James分享自己的照片被告侵權,他能主張肖像權受到侵害嗎? 本文經黃靖芸律師。
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在法律上是不是真的有侵害肖像權這件事情呢?如果有的話,又有什麼樣的法律依據嗎? 其實,在法律上並沒有明確指出「肖像權」這項權利延伸閱讀 我販賣自己繪製的Q版明星商品,會侵犯肖像權嗎? Lebron James分享自己的照片被告侵權,他能主張肖像權受到侵害嗎? 本文經黃靖芸律師。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新聞上常會看到一些不肖人士進行偷拍的事件,除了上禮拜有工程師被乘客抓到偷拍女子的裙底,還有上個月有知名民宿業者裝設秘錄器來偷拍外拍女子換衣服的新聞,這類的事情層出不窮,而前幾天又爆出了一個偷拍事件,不過與前面說的偷拍事件型態不太一樣。大家在拍攝時千萬要多注意一些細節,先詢問他人同意再進行拍攝,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不過,肖像權其實仍是有法律保障的,肖像權在《民法》上是屬於人格權的一種,而肖像也是《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條第1款所指的個人資料,因此可以看出其實肖像權是每個人很重要的一種權利。事件的發生是因為一名YouTuber為了製作自己頻道的網路影片,得知當地有大樓是應召站的基地,因此選擇與當地的應召站進行連絡,假裝是上門的顧客,談好時間地點後,便帶著裝有秘錄器的眼鏡進入目的地大樓內,想要藉由偷拍應召站的內幕及內部情形來當作自己頻道影片的新內容,結果卻被當場發現,引發糾紛。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在法律上是不是真的有侵害肖像權這件事情呢?如果有的話,又有什麼樣的法律依據嗎? 其實,在法律上並沒有明確指出「肖像權」這項權利。假如像是今天這個YouTuber未經他人同意就拍攝他人的行為,可能就會是一種違反他人是否有就自己肖像公開或製作的行為,再加上肖像權是屬於《民法》中人格權的一種,因此,當有人的肖像權受到侵害時,其實就能依《民法》之規定來向對方進行求償。